Powered By Blogger

海豚的圈圈-「黑友」眼中的鯨豚與海洋世界

文/徐子恆

編按︰「黑友」為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的志工與工作人員對彼此的暱稱,下文提到的「海豚的圈圈」試播版,請見文末影片。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從2008年開始製作的鯨豚生態紀錄片終於在2010年發行上市了。從送出DVD母片的那一刻起,我終於把心中的「作者」謀殺了,讓自己的身份轉變成一個完完全全的讀者,從較為客觀的角度來觀看這部二十三分鐘的短片,並冷靜地去評論它的優缺點。
「海豚的圈圈」從一開始的概念發想,就幾乎已經確定不會用一般的影像語言和敍事方式去訴說它。簡單地說,「海豚的圈圈」製作的概念是一部給已識字年齡層以上觀賞的「影像繪本」。

遠足

文、攝影/何承璋

學校校外教學,簡單的說就是將學生帶到校外,進行跟課程有關、或無關但是有學習內容的教學行為。
小時候,我們叫這個為『遠足』。
畢業後踏進教育界的第一年,是在山上的小學。那一年根本沒辦過也不敢奢望家長拿得出錢讓孩子參加校外教學,但還滿常帶到學校外邊的樹林中上課;遠足則是不敢辦,賽德克族小孩的腳程可不是我這隻「肉雞」追得上的。幸好在畢業前,托畢業生中家長會長女兒的福,整個村子裡最有錢、開雜貨店的家長會長補助了大部分的錢,讓全部不到十五位的畢業生去了一趟墾丁。

後來,調到台北市的學校,每年都會有好幾次的校外教學。不過,除了一些社教場所的參觀之外,校外教學常常就只是變成考完試後帶學生出去玩玩的活動。剛開始因為對台北根本不熟悉,自己也不清楚可以安排怎樣的校外教學,大都是跟著學年大部分的班級一起去。慢慢發現這樣其實很花錢,每次都是搭遊覽車、再加上門票,有時一個學生一次可能得花上五百元。
我想,可不可以來個不用花大錢的遠足就好?

沒有鯨豚的「賞鯨」

文/黃美娟

賞鯨在台灣已超過十年,大家對於這個名詞並不陌生,但對於賞鯨的詳細情況,就不見得有充分的了解與正確的觀念,有些人以為賞鯨公司在海上圈養了一群鯨豚,還有些人以為鯨豚始終出現在固定的海域,所以只要搭船出海就一定能看到。
但實際的情況並未能盡如人願,因為海上的鯨豚沒有被誰餵養,活動的範圍也常超出賞鯨船所能到達的海域,畢竟在台灣賞鯨的地點是世界第一大洋,且航行途中要恰巧遇到鯨豚到海面上換氣,同時剛好被我們銳利的雙眼看到,加上賞鯨船靠近時,鯨豚尚未離開,一連串的天時地利人和,終於達成了賞鯨的目的,這麼看來,賞得到鯨還不是件那麼容易的事!

海洋垃圾大軍

文/張泰迪

中途島,夏威夷西北方兩千公里海面上的珊瑚礁小島,若不是因為戰爭,全世界大概沒人聽過它的名字,特殊的地理環境,曾經吸引大批台灣漁船競相前往採撈寶石珊瑚,最後我們還因此受到美國貿易制裁,足見這個小島海洋生態之豐富多樣。
中途島無人居住,只有150名美國漁業與野生動物管理局的派駐人員,和數以萬計的海鳥、海龜、海豹、海豚和珊瑚礁魚類,但這個位在天涯海角的野生動物天堂,好不容易從人類的戰爭摧殘中恢復,卻又慢慢的被人類造成的惡果吞噬。
全世界71%的黑背信天翁住在這裡,研究人員發現每年有將近50萬隻稚鳥誕生,20萬隻因脫水或營養不良死亡,根據美國環保署的研究報告,這些餓死的稚鳥肚子裡的塑膠垃圾數量是其他死因稚鳥肚子裡的兩倍。